四川省先进光电集成射频超构芯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一、基本概况2024年由四川省发改委批准立项。中心由电子科技大学建设,依托A+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A+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新建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三个学科方向。中心主任杨梓强教授。中心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数字化转型等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太赫兹频段光电融合芯片技术、射频前端器件技术和高速通信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结合...
四川省功率半导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一、基本概况2019年四川省发改委批准立项,依托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中心主任张波教授。中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求,聚焦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功率集成、功率管理电路与系统设计等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低功耗、高可靠、高能效等瓶颈制约,带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下,整合校内外力量与投入,...
四川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基本概况2021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组建,依托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中物院计算所、四方伟业和成都绿盟共同建设,中心主任李洪伟教授。中心主要聚焦研究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在政务、医疗、金融、电力、民航等行业领域,促进相关行业的创新优化升级,解决现有数据管理存在的安全性不足的问题,从而以数据为契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聚集和培养...
四川省智能服务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基本概况2016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组建,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牵头,中心主任彭倍教授。中心整合了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相关研究力量,联合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阿泰因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建。中心聚焦于国家和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国家安全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牵引,主要开展智能服务机器人自主导航、...
四川省智能软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基本概况2020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组建,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中心主任周世杰教授。中心针对国家下一代智能软件与智能系统中的挑战性工程问题,以软件工程优势学科为基础,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形成特色领域示范应用和服务,并推进相关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探索智能软件与智能系统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高场磁共振脑成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一、基本概况2015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实验室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脑影像分析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和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磁共振系统研发方面的强大技术,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对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和影像学科建设的发展,提高我国在高端磁共振成像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持国家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室主任:邹学明教授 常务副主任:陈华富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太赫兹科学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一、基本概况2010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优势,通过多学科交叉互补,开展太赫兹辐射源、功能器件、材料、生物医学和太赫兹重要应用系统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带动物理电子学、雷达与通讯、光电子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发展。根据国际上太赫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技术进展,针对我国在太赫兹技术应用领域的重大需求,集合省内优势研究单位,促进四川...
网络与数据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一、基本概况2008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实验室聚焦应用基础和行业应用,研究网络空间安全和大数据理论基础,探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大数据应用与安全的机理,解决安全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安全难题,为网络空间安全和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产业化进行技术储备和科技攻关,培养人才。在2022年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实验室主任:秦志光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一、基本概况2008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实验室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围绕智能电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在广域测量与控制、安全稳定分析、时滞控制理论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在智能电网研发、综合能源系统、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主任:黄琦教授学术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2018年12月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实验室依托电子科技大学,集中省内航空航天优势科研力量,“力学为基、信息为核、多域协同”,聚焦无人飞行器集群前沿科技问题,系统性突破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共性关键技术,加强与国内无人飞行器行业相关研究院所合作,提升通用航空产业顶尖人才供给力度,进而构建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形成四川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性研究型大学的征途上,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校“质”、“量”并举的内涵式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多学科汇聚融合,加强与各学院的合作;坚持与教学结合,打造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面向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确立了研发并举、军民并重、高起点和持续提高等发展战略,以实现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在高起点上的跨越式发展。 自2003年成立以...
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07年组建成立,是电子科技大学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采用跨学科融合、选调精干科研团队的创新思路,面向国家高度重视、重点投入的航天航空领域组建的特色研究院。空天院的定位是,依托电子信息学科综合优势,面向航空航天应用,建设高技术集成研究平台和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基地,拓展建设空间科学技术新学科。空天院下设综合计划部、科技质量部、研究生科、工程应用部、学术委...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安全信息与装备集成技术研究中心 2016年学校批准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公共安全信息与装备集成技术校级特色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enter for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quipment Integration Technolog...
天府绛溪实验室(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实验室)是四川省天府实验室4个方向实验室之一,是成都高新区聚焦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重点建设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天府绛溪实验室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园区,占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米,于2022年11月23日正式揭牌投运。实验室聚焦电磁空间和泛在互联前沿方向,聚力具身智能、电磁感知、泛在互联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培育产业主导性领先...
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由国家机关布局建设的新型科研机构,于2023年4月获批成立。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旨在打造智能协同计算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特区和开放协作平台,最终建成 智能协同计算技术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实验室由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5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建设。同时,为贯彻落实中央...
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一、基本概况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实验室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在互联网数据技术、网络智能与安全、网络与信息系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前沿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出成果。实验室主任田玲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永坚院士。二、人才队伍情况现有研发人员60余名,形成了科研实力雄厚、人才梯队合理,集基...
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基本概况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被列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余年来,实验室实力得到显著增强,研究方向已从光纤通信领域拓展到光纤传感与通信领域。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以光纤光学为基础,构建了光纤传感-光纤通信-通信网络的科学研究体系,建成了信息感知、光学工程、通信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先进研究平台,形成了“光纤传感”、“光纤通信...
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一、基本概况2019年10月教育部批准立项。工程中心以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特色研究中心为主体,联合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四川阿泰因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工程中心在人机智能系统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基于物理紧耦合人机交互和认知人机交互的人机智能系统建模理论、人机协同感知与控制技术;建立人机智能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开发平台、实验测试平...
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共建)2022年12月,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创新中心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作为牵头建设单位,中航工业集团成飞公司和成都飞机设计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航空领域优势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全国高校院所、大型国企等创新资源共同组建。中心聚焦高端航空装备关键核...
云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一、基本概况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是电子科技大学获批建设的第一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罗光春教授,副主任卢国明、段贵多研究员,技术委员会主任李乐民院士。工程研究中心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开展了大量前沿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对标国际一流和国家战略,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出成果。中心立足于国计民生关键领域和行业,...